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表示,机器人技术将是人工智能(AI)之外,潜在成长的最大市场,而自驾车会是第一个重大商业应用。
辉达(Nvidia)执行长黄仁勋表示,机器人技术将是人工智慧(AI)之外,辉达潜在成长的最大市场,而自驾车会是第一个重大商业应用。
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导,黄仁勋今天在辉达年度股东大会上回应与会者提问时表示:「我们公司有许多成长机会,其中AI与机器人是最大的两个领域,有着数兆美元的契机。」
辉达一年多前调整业务单位的报告方式,把汽车和机器人部门合并为同一业务类别。今年5月,辉达表示这一个业务类别季营收达5.67亿美元,虽仅占公司总营收约1%,但年成长率达72%。
过去3年来辉达销售额大幅飙升,主因市场对辉达资料中心图形处理器(GPU)的需求依旧强劲。这些GPU用于建构和运行诸如OpenAI的ChatGPT等先进AI应用。
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(LSEG)数据,辉达总营收已从2023会计年度的约270亿美元飙升至去年的1,305亿美元,分析师预估今年营收将直逼2,000亿美元。
辉达今天股价攀升至历史新高,使公司市值达约3.75兆美元,超越微软(Microsoft)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。
黄仁勋表示,尽管目前机器人技术业务在辉达规模仍相对较小,但相关应用将需要辉达资料中心的AI晶片来训练软体,同时也需要安装于自驾车和机器人中的其他晶片。
此外,黄仁勋介绍了辉达的Drive晶片平台以及宾士(Mercedes-Benz)正在使用的自驾车软体。他并透露公司最近为推出名为Cosmos的类人机器人AI模型。他说:「我们目前努力的方向,是有朝一日会有数十亿台机器人、数亿辆自驾车和数十万座机器人工厂都将由辉达技术驱动。」
黄仁勋表示,辉达品牌正不断进化,更适合被称为「AI基础设施」或「运算平台」供应商。他说:「我们早就不把自己看成是一家晶片公司。」